BloggerAds

2011年9月29日 星期四

《她媽媽的公主》My Little Princess




電影中的攝影師其實是導演母親的投射,

一個以拍攝情色照片起家的女攝影師,

她主要的拍攝對象居然是自己的女兒。


在鏡頭前,不識愁滋味的薇莉塔搔首弄姿,

好像自己就是瑪琳戴德麗或秀蘭鄧波兒,

完全沒有意識到這些超齡的 POSE 可能帶來的影響,

至於一心想出名的母親,壓根沒想那麼多,

薇莉塔的照片被展出、複製、出版,

遊走在情色邊緣的童年終究要走向毀滅。


我想導演本身可能有創傷症候群,

她試圖透過影片省思從童年走向青春期那些不知如何回首的過去,

與母親的關係更是複雜,母親給了她生命,讓她享受到成名的滋味,

好幾次,她差點躲不過母親無理的要求,拍下尺度更為開放的照片;

當母親透露亂倫始末時,我有點驚訝,原來她的身世如此不堪回首,

片尾,前去輔育院探望薇莉塔的母親,望著頭也不回的女兒,

或許已經明白,兩人的關係再也無法修補,徒增悵然....


2011年9月28日 星期三

新疆大盤雞





↑ 新疆大盤雞



↑ 三黃雞半隻(我改用四隻雞腿,各切三段)



↑ 馬鈴薯 1 顆、青椒 1/2 個,紅椒 1/2 個,蒜 5 瓣,蔥一段,薑 3 片

   馬鈴薯建議切成大的滾刀塊,不然煮到最後會消失得無影無蹤



↑ 乾辣椒 40 克,桂皮一片,八角 2 只,草果一個、花椒一勺

   調味料:鹽、糖 2 杓, 醬油、料酒

   桂皮、八角、草果、花椒,在中藥行都買得到,草果使用前先用菜刀拍一下



↑ 二姐版大盤雞



1996 年 6 月,至新疆庫爾勒探望當時仍在中國人民銀行服務的二姐時,

第一次吃到大盤雞,當時對盤中的多汁且充滿異國風味的雞塊十分難忘,

後來在 2005 年上海的大姊家和 2006 年秋天,二姐來台探親時,

又嘗到這道讓人魂牽夢縈的異域美食,今年我終於嘗試自己來做一次!






作法:

1. 雞剁成塊,土豆切厚片,備用

2. 青紅椒切菱形片,炒鍋熱油燒四成熱(或快速過油),取出備用。

3. 將糖放入鍋中,不停攪拌,至起大泡時,加進雞肉塊翻炒,均勻地裹上糖色。

4. 加入醬油,蔥、薑、大蒜,八角、桂皮,花椒、草果和乾辣椒段爆香,炒至雞塊水分收乾。

5. 加入馬鈴薯翻炒上色,倒入適量的水(淹過雞肉)、料酒,鹽,大火燒開,轉小火煮 30 分鐘。

6. 加入青紅辣椒片,再燒幾分鐘,待湯汁收乾即可。

PS:因為忘了放花椒,所以事後補了一點花椒油(中藥行買來的川花椒,香味果然撲鼻~)   



2011年9月27日 星期二

李昂│從賽德克.巴萊到 Matzka



 


     唱自己創作的歌,Matzka 有著濃濃的雷鬼、搖滾特色,也將原住民的古調,以不同方法,加入歡樂


的元素、新的編曲。尤其原住民唱歌、部落裏的合唱,可說本來就是生活在音樂中,唱歌說笑更是來自


靈魂深處,天生天成。Matzka以原住民音樂特色結合現代流行音樂,能否進入主流音樂,獲得喜愛、將


是值得期待與觀察的下一波台灣文化特色。


     賽德克.巴萊引起對原住民歷史的關注,不妨也來看看當前年輕一代的原住民文化。


     伍佰未成名之前,我和一群文化圈的朋友,號稱是他「最早的歌迷」。如今看了Matzka的現場演唱


會,聽了已經得到許多讚賞的金曲獎得獎專輯,有了當年同樣的驚豔,並可以斷言:


     Matzka的崛起,代表台灣文化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在強調多元多樣的台灣文化裏,先前「台客」文化現象將台灣的「台味」激發出來。下個階段,


Matzka 的音樂能不能以其原住民的特色,創造出多元化的台灣文化中的另一波,值得繼續觀察並且寄以


厚望。


     就如同美國的黑人音樂,不僅可以自成特色,而且可以在主流的音樂裏佔一席之地、獨樹一格。台


灣豐富的原住民音樂,卻常常歌手被主流音樂收編,只有少數原住民歌者,得到應得的地位與尊重。


     而結合了搖滾、爵士民謠、原住民饒舌、嘻哈、雷鬼的Matzka,不論在創作的曲風與歌詞,「原」


味十足又可以很「潮」,如能滾動一波浪潮,成為流行指標,將是前一波「台客」文化之後,最值得關


注的台灣文化現象。


     Matzka 這個人


     第一眼看到一頭長辮子頭的Matzka,武壯的高大身材,略黑的皮膚,我沒有想到「台灣原住民」,


反倒感覺是我長年旅行在國外見到的藝術工作者,「無國界」的「潮」,是我對他的第一個印象。


     然後我「看到」這大身軀裏住著一個有點害羞、有點調皮、好奇又好玩的大男孩。


     那是當我問他最大的夢想是什麼時,他「賊賊的」回答:「蓋一座石板屋、有一頭熊貓可以牽著去


遛躂。」


     問什麼事情是最想做的,他沒有立刻回答,而是問:


     「是最近最想做的、還是多久以後最想做的?」


     我感覺到這個28歲、讀「聖約翰大學」的原住民,與現在一些都市裏的28歲的男人其實差別不大,


有他的現實感與真實面。Matzka 不是一個空想家,也因而不是一般刻版印象裏部落喝酒的白日夢者。


     我也很快的就探知他與時下年輕人會有的共同的喜好,果真,電玩是他放鬆與娛樂的大宗。


     什麼吸引他?是電玩裏的異想世界,那個充滿各種可能、日常生活中不會出現的奇特景觀、濃厚的


探險意味。


     出國的經驗對他來說,便一樣如同探險般。到巴拿馬、巴拉圭,尤其是祕魯的幾場表演尤其讓他


High 到最高點。當樂團可以對著台下3,000觀眾演唱,這樣的盛況,當然是生平大事。


     祕魯當地友人只講西班牙話,兩個人可以說是雞同鴨講,可是卻一起深入利馬市區,遊樂經歷人民


生活百態,Matzka 認為這樣與人交往的接觸更有意義。


     但也不免孩子氣惋惜,沒有到「馬丘比丘」一遊。


     對外在的世界有著強烈的期望與夢想,也讓我對他的音樂以及將來的發展,有了更大的信心。


     能創作能表演,即便有著絕佳的現場唱功,Matzka 定位自己是一個作音樂的人,而不是個演唱表演


著。他對保留、創新原住民文化有著很深的期許,對不能流暢的使用母語的缺憾,想唱出具有原住民特


色的歌曲。


     「排灣族的神話、母語,沒有文字,但可以用音樂記下來。」Matzka豪情的說。


     他是個實踐者,希望能把很多禮物、把好的東西帶回部落:比如音樂的知識、如何製作 Demo 帶、


一些基本的音樂技術、主副歌如何搭配……這樣部落裏的年輕人就不用再走彎路。


     這個原住民男人,有著一顆熾熱的年輕的心,對外面世界的好奇,而且更重要的,有著去執行的能


力與決心。我以為我看到了一個十分美好的組合:來自山林、自然界的尚未被完全馴化的內在力量與野


性的呼喚,以及,都市化養成的面對世界的能力。


     可以更感覺到,Matzka已有足夠的自信,首先作好自己,下一步路才會更寬廣。


     Matzka 樂團


     Matzka 樂團的現場演唱可以說是伍佰之後最值得期待的。


     除了能創作能主唱的 Matzka 外,同為排灣族的吉他手阿輝,學習起「胡老師」──顯然是指胡德


夫,充滿笑點;鼓手阿勝都能夠在台上唱上一段,讓 Matzka 開玩笑的說:主唱要換人了。阿修也可自


彈自唱,這個團體發展的空間與其潛力無限。


     當伍佰新唱「秋風夜雨」等台語老歌,勾引起我們這一代人、台灣社會的鄉愁時,年輕的 Matzka


唱英文改編的「愛妳在心口難開」、Last Train to London,而且將歌詞改為:


     可愛的女孩 歡迎到我房間來


     我幫你扣子解開 讓我慢慢爬上來


     讓你知道我的厲害


     可愛的男孩 歡迎到我床上來


     我把扣子解開 讓你慢慢溜進來


     反正爸爸媽媽都不在


     想起你來 你好厲害


     想起你來 我爽歪歪


     Matzka 的國語咬音,有種奇特的清晰,即便在吵雜的現場演奏會,也聽得十分清楚這樣的歌詞。雖


然只是小小的挑戰尺度,但由於是以諧謔、富幽默感的方式表現,挑釁的意味減低,成為相當可愛的年


輕訴求。


     唱自己創作的歌,Matzka 有著濃濃的雷鬼、搖滾特色,也將原住民的古調,以不同方法,加入歡樂


的元素、新的編曲。尤其原住民唱歌、部落裏的合唱,可說本來就是生活在音樂中,唱歌說笑更是來自


靈魂深處,天生天成。


     這樣的傳統形式很適合結合成為現代的樂團,果真 Matzka 的舞台爆發力、奔放一流,不彈吉他全


身舞動起來,還真是節奏感曼妙無比。


     Matzka 創作的歌詞更是充份表現出國台客英語、原住民語混搭與拚貼:


     老芋仔與原民結合的「兔崽子」,深具社會真實面的「帶著一生的故事成為雜貨店老頭,還娶了高


山族的女人作了老婆,每天,閒著沒事,教訓小朋友,兔崽子」。


     「Mo do Va do」裏的村辦公室報告:Mo do Va do,像狗一樣、像狗一樣。「I love you no ha


ha」什麼意思不重要,聽不懂的歌詞經上下句國台客英語、原住民語相互比對,意思就出來了,歌迷不


論男女老幼,還都會這樣說:


     「語言不重要,歌很國際化啊!」


     或者年輕人難逃的性關「Party Queen」,一夜 Party 後「躺在身邊的女孩到底是那一位,唷原來


她是昨天結束後剩下的」,還留下 020454088 電話,夠扯吧!


     當然也有耍帥耍酷年輕人調皮、泡妞的「一朵花」:「遠看是一朵花」近看居然「如果現在我身上


有一把 AK,我真的很想送妳回老家」。


     這些來自部落、但在都市裏成長受教育的男人,有著原住民先天的熱情、純真、樸實。愛唱歌富感


情給了他們對音樂奔放高昂的宣染力,但在抒情之處,又能有著天真的真情。我想是這些感動了台下清


純的青春臉孔,以及,我們這些堪稱是「最老的歌迷」。


     最近的演唱會,教大家「矮~~撒」,「矮~~撒」有化解尷尬、拉近彼此的距離的意思,是否成為年


輕人的口頭語,我們拭目以待。


     Matzka 以原住民音樂特色結合現代流行音樂,能否進入主流音樂,獲得喜愛、將是值得期待與觀察


的下一波台灣文化特色。


 





2011年9月25日 星期日

周先生與舞者《1875 拉威爾與波麗露》



↑ 1875 拉威爾與波麗露演出行程

不知道到底是拉威爾的音樂,還是莫里斯貝嘉的紅圓桌版本,

讓我每次聽到波麗露就內心澎湃,

青年編舞家周書毅據此編作《1875 拉威爾與波麗露》一舞,

與台灣傳統印象進行拼貼,

2007 年首演,之後在沙德勒之井獲獎,載譽歸國,2010 年在板橋車站大廳演出。



↑ 2007 台北首演


↑ 2010 板橋車站


今年夏天,周書毅帶著他的舞者在台北、台中、高雄巡演,

從台北萬華剝皮寮、新北市板橋車站、台中二十號倉庫、

國美館、高雄衛武營、高捷美麗島站,

今天終於等到《1875 拉威爾與波麗露》最後兩場在高捷美麗島站光之穹頂的演出,

看完實際演出,我有種快閃(FLASH MOB) 的錯覺....



↑ 終場演出場地:高捷美麗島站光之穹頂下



↑ 這次演出的大功臣-工業用電扇

 演出一開始,舞者在沒有音樂的狀態下,或漫步、或行色匆匆晃過觀眾眼前,

在《布蘭詩歌》的《O !Fortuna》之後,拉威爾的《波麗露》響起,

舞者在工業電扇前怒吼、仆倒、拍掌,複雜的情緒隨著音樂不斷推進,

好幾次,我被穿著復古花洋裝的舞者雀躍的神情、輕盈的肢體所感動,

終場,果不其然,觀眾抱以熱烈的掌聲,周書毅在介紹舞者時,親友團也很捧場!



↑ 謝幕後,周書毅介紹舞者



↑ 填寫問卷的觀眾

 跳舞,其實不需要那麼拘束,也不用非得舞以載道,

從 2007 到 2011 ,《1875 拉威爾與波麗露》的舞者或許有些不同,

但是舞作中許許多多貼近生活的感動依舊如此強烈,

也讓我憶起早逝的伍國柱在《斷章》中講述的人生經驗,

期待周書毅未來能夠有更源源不絕的精彩創作,BRAVO!




↑ 美麗島站演出


碎碎念│

1. 你可以在在 YOUTUBE 找到其他場次的演出片段

2. 《1875 拉威爾與波麗露》讓我想起舞蹈空間多年前的製作《繞地遊》

3. 扣掉舞者之外,從兩側出口進出捷運站的民眾,似乎也成為演出的一部份,

     這些人似乎不清楚穹頂之下正在發生什麼事,熙來攘往,一如平常!

4. 周書毅好幾個跳躍的動作如羽毛般,那個當下我覺得地心引力根本失去作用!




↑ Lativ 彩色 POLO 電視廣告

2011年9月21日 星期三

Pierre Hermé,désolé




↑ Pierre Hermé macarons


 


拜外甥之賜,我得以吃到遠渡重洋,來自法國巴黎 Pierre Hermé 的三顆馬卡龍,


Pierre Hermé 以馬卡龍聞名,他與眾不同的創意被法國 VOGUE 雜誌譽為「甜點界的畢卡索」,


1988 年,他在東京大倉飯店設立專櫃,2000 年又在東京迪士尼 IKSPIARI 擁有一席之地,


礙於合約關係,直到 2002 年,Pierre Hermé 才在巴黎開設第一家同名甜點店,


目前在全球共有 14 間實體店面(巴黎 6 間、東京 7 間、倫敦 1 間)以及網路分店。


 



↑ MOGADOR - milk chocolate & passion fruit



↑ CHUAO – Chocolate, blackcurrant & blackcurrant berries



↑ INFINIMENT ROSE - rose & rose petals


 


因為帶回家的時候,沒有盒子裝,一路顛頗之下,馬卡龍的薄脆外殼就變得四分五裂,


看到這幾個來自花都的馬卡龍變成這個樣子,我必須向 Pierre Hermé 說聲 désolé,


姐姐跟朋友都說正港ㄟ馬卡龍很甜,但是對愛吃甜食的我,覺得還好,大概是螞蟻轉世,


我不清楚馬卡龍原始的味道嚐起來的樣子,上面這三顆入口之後,味道不斷變換,


很難用單一的味道或是口感來形容,或許這就是「甜點界畢卡索」封號的由來!


 


 

↑ 這是姐姐收到的禮盒(圖片來自官網)

 


2011年9月20日 星期二

華饌精緻麵食



↑ 華饌精緻麵食

  這家店位於高雄市立文化中心旁,丹丹漢堡對面

  你可以在五福路自來水公園站下車,走個幾公尺就到



↑ 炸醬麵(NTD:50)

   光看胡蘿蔔絲、黃瓜絲跟那坨炸醬,就知道味道非常北方,不會太鹹



↑ 酸辣麵(NTD:60)

  眷村家常口味



↑ 炒牛肉貓耳朵(NTD:80)

   用手指壓出的貓耳朵是標準的北方麵食,與配料、蠔油入鍋熱炒後,味道上乘,讚!  



↑ 三鮮蒸餃(NTD:80)

   從側面看,蝦子隱約可見  



↑ 三鮮蒸餃(單顆特寫)

   道地的北方麵皮,口感特好



↑ 三鮮蒸餃內餡

  內餡太紮實,稍硬,應該是摔打過,打水的量有點少



↑ 涼拌茄子(NTD:30)

  如果你習慣台式涼拌茄子的蒜味與醬油味,

  這款有著醬香味+麻油味的涼拌茄子可能會讓你有點詫異!



↑ 涼拌小黃瓜(NTD:30)

   當然,這也不是台版的酸甜黃瓜,所以....



華饌精緻麵食

地  址:高雄市苓雅區五福一路 79 號

電  話:07-222-8579

營業時間:11:00-21:00

2011 月餅│綠茶芝麻 VS. 水星黑美人



↑ 菜香耕│水星-黑美人,大億麗緻│綠茶芝麻

  這是姐姐今年收到的月餅中的其中兩顆,感恩 :-)



↑ 大億麗緻│綠茶芝麻月餅

 豆沙蛋黃*1、白蓮蛋黃*1、淮山麻糬*1、貴香核桃*1、芒果煉奶*1、綠茶芝麻*1



↑ 大億麗緻│綠茶芝麻月餅(切面)

   中間那坨白色的是白芝麻,搭著周圍的綠茶餡挺合適的



↑ 菜香耕│水星-黑美人

   這盒月餅由菜香耕農產品商行出品,產地在台南市永康區,禮盒內共有一大八小,五種口味。

   土星│綠豆椪;金星│香柚;水星│黑美人;木星│桂圓棗泥;眾星拱月的是明月堅果月餅。



↑ 菜香耕│水星-黑美人(切面)

   正港冬瓜餡,可以吃到明顯的冬瓜纖維,甜度還 OK

2011年9月18日 星期日

和風柚米雞胸肉



↑ 完成品



↑ 柚子

   這是姊姊拿給我的紅肉柚子,換成白柚也很適合



↑ 柚米

   剝開柚子後,取出果肉,再仔細剝成米粒狀(你也可以不要撕得如此粒粒分明)



↑ 雞胸肉條

  將雞胸肉放入鍋中,自冷水開始煮(水要淹過雞肉),

  煮開後,關火,蓋上鍋蓋,悶半小時,把水分瀝乾,

  把雞胸肉放進乾淨的塑膠袋,以桿麵棍按壓後,撕成條狀備用



↑ 和風柚子醬

   可以改用沙拉醬、美乃滋或是中式醬汁(釀造醋+醬油),愛吃辣,加點花椒油



↑ 淋上和風柚子醬的柚米雞胸肉


你可以視個人喜好把雞肉換成海鮮,或是加入其他蔬菜,

如果你想當主食,那就用長米、義大利野米、北非的 COUSCOUS,

放在鍋裡用高湯煨煮,然後盡可能去除熱氣跟水分,拌在一起!

2011年9月17日 星期六

日新溪畔的無花果樹




↑ 熟透的無花果,自地上拿起拍攝時,裡面爬滿了小螞蟻

 

維基百科

無花果(英文: common fig,學名:Ficus carica)

隸屬於桑科榕屬的植物,主要生長於熱帶和溫帶方,屬亞熱帶落葉小喬木。

無花果目前已知有 800 個品種,絕大部分都是常綠品種,只有長於溫帶地方的才是落葉品

種。果實呈球根狀,尾部有一小孔,花粉由黃蜂傳播。又名阿駔(《酉陽雜俎》、譯自波斯

語:anjir),法國人又戲稱為「教宗的蛋蛋」(les couilles du Pape)



↑ 無花果的葉子



↑ 還掛在樹上的無花果



↑ 果實的底部有個缺口,昆蟲大概就是從這裡爬進去讓雌雄花授粉



↑ 1/4 無花果切面

 
這株無花果樹是我偶然路過日新溪畔發現的,

在新興一期國宅這個區域,無花果樹隨處可見,

市面上賣的無花果乾,有很多都是芭樂乾假冒的山寨版,

正港的無花果乾,帶點糖蜜般的甜味,很適合與烘培類產品搭配。



Carol 自在生活:燕麥無花果核桃麵包

你也可以搜尋關鍵字: figi pudding

台北故事劇場《花季未了》重演版




這間眷村裡的美髮院是眷村媽媽嗑瓜子、聊八卦、打麻將的好所在,

老闆娘徐秀美,是個台灣人,她的相好在香港打拚前途,

葉珍,老公是愛放鞭炮的老董;董碧華,葉珍的女兒,已婚,患有糖尿病;

李國芳,已故的里長是她老公,跟方雪紅是經常來店裡走動,愛拌嘴的歡喜冤家;

江燕萍,被無良男友拋棄,來到美髮院當洗頭小妹的她最後大腹便便,信奉上帝!


這齣戲的上半場,在演員們機機咂咂、對話有時聽不清楚的情形下結束,

下半場,最後半小時,從葉珍追憶碧華開始,淚水潸然落下,

那種母女間的深情、病榻上的輾轉難眠、 生死的離別讓人心痛,

而碧華的凋落與燕萍的茁壯剛好成為強烈的對比,Cest la vie!


跟十幾年前《花季未了》的卡司比起來,2011 年的重演版演員有部分更動,

首演版的秀美,就是由林美秀演出,十多年後,更加掛 POWER ,威力全開;

丁也恬的葉珍,雖不似當年一開口就震懾觀眾的焦姣,卻多了一點點的內斂;

(朋友說葉雯最適合這個角色,我也點頭附和,相較於焦姣的威嚴,葉雯較親和)

同樣飾演碧華的蕭艾,功力依舊,但是以她的實際年齡,已不適合刻意扮小;

方雪紅與李國芳在戲中鬥嘴、拉扯假髮、和好為平淡的眷村生活增添了幾許樂趣,

呂曼茵(方雪紅)的演出很吸睛,辨識度極高,至於林嘉俐(李國芳)就相對薄弱;

賴雅妍飾演的江燕萍,首演版是由奶茶劉若英演出,原本我還擔心她的演技,

但是看過之後,讓我覺得很驚艷,賴雅妍的台灣國語很貼近這個角色,

成功擺脫過去在電影、偶像劇中的形象,創造出一個屬於自己的江燕萍!


舞台部份,我有小小意見,秀美的店裡居然有木頭地板,演員出入還不用脫鞋,

在我的印象裡,我只有大學時,在同學父親(海軍某司令)左營軍區的官舍,

以及台南水交社的高級軍官眷舍(變成文化園區後被焚毀的)看過木頭地板,

剛剛找資料發現,屏東東港共和新村也有接收自日本空軍的日式宿舍,

我是不大相信這類高級眷舍的屋主在當時會租賃給外人當美髮院;

從高雄至德堂二樓 800 元中間偏左的位置看下去,大片的屋頂其實有點多餘,

更別說更後方 500 元區的觀眾,他們的視野可能被嚴重阻礙,只能聽音辨位;

相較於首演版樸實無華的戲服,這版的服裝有幾件真是俗艷的可以,

民國七十年代,穿著旗袍、洋裝到處串門子的眷村媽媽,已經很少見,

讓坐在二樓的我差點分不清哪個誰是誰,也相對分散對演員的注意力。


在這種以眷村為背景的作品(電影/電視劇/舞台劇)裡,

演員口條向來是重點,要求演員的口條似乎有點為難,

道地的江浙腔、四川話、山東腔或是京片子,未來只能成為回憶;

沒有把《花季未了》的時空模糊化,反而容易讓觀眾對號入座,

有的觀眾會從舊有經驗中搜尋類似的生活點滴,一一比對,

像朋友提醒,江燕萍來自苗栗,怎麼會一點客家腔都沒有?

還有一點,收音機裡播出《花季未了》同名主題曲的旋律,真的太刻意!


其實我已經忘記當年在台南市立文化中心演出的情形,

但是我覺得這一版的導演徐譽廷的功力,沒有陳培廣好,

正如同昔日京劇裡的旦角都由男人飾演的道理,

有時候只有男人最懂女人的心!


關於拍照│

我看的是 9/16 高雄午場,中場休息時,往下猛然一看,好多觀眾拿出相機跟手機猛拍舞台

一樓舞臺前更有一堆觀眾倚著拍照,閃亮亮的螢幕真是蔚為奇觀,大概已經等不及上傳 FB,

像萬芳跟台中全國廣播的某主持人的臉書都有這樣的照片,沒出現在網路上的不知有多少,

演員謝幕時,坐在我前面兩排的女性觀眾也拿起相機拍照,其中一張還打閃光燈,

她的行為直到服務人員走過來才收起相機,這種不尊重演出智慧財產權的行為完全不可取。


我認為舞台設計也是智慧財產權的一部份,

因此即使是中場休息,大幕未降,未經主辦單位同意都不可以拍攝,

但是隨著拍照手機愈來愈普遍,有限的工作人員很難防止類似的行徑發生,

只有在看到時,好言相勸,並加以制止,不過說不定還會招致對方客訴,

這種拿起相機猛拍的行為,以前在看表演時幾乎是前所未聞,現在根本是肆無忌憚,

我把這樣的心得抒發在批踢踢戲劇版上,還被某網友酸成不敢挺身而出的怕事者,

e04,我坐在二樓中段的觀眾席,拍照的離我很遠,有的甚至在一樓,

難不成要我站起來大吼,如果真的這樣做,其他的觀眾大概會覺得我是神經病!


關於票價│

我因為晚了幾天買票(500 元區),只好多花 300 坐到 800 那個區域,

望著走道旁的 500 元區,真的有點 Orz;

相對台北場有購票折扣,高雄場可是一點都沒有,台北故事劇場真是有 GUTS,

難不成高雄觀眾的荷包都比想像中深?那下次來台南演好了XD

(先聲明,我不認為每場演出非得有折扣,只是覺得能省則省)


關於捲土重來│

台北故事劇場重出江湖,原本是充滿期待的,但是《花季未了》2011 年版讓我有點失望,

劇團如果搬演當年的經典之作,應該不大可能再掏錢去看,寧願把過去的美好留在心中,

郭子轉任藝術總監後,或許不用為演出經費急破頭,但似乎少了些什麼~~~~

2011年9月16日 星期五

鴨腳翅



↑ 鴨腳翅(NTD:40)@ 阿文豬心





鴨腳翅,顧名思義,就是鴨子的腿和翅膀!(廢話)

這東西到底有多好吃?我其實也不是很了,

直到某次七點多和朋友去吃阿明豬心,看見顧客猛點鴨腳翅,才對它產生興趣,

老闆說,鴨腳翅要七點才開始供應,因為已經等到我們點餐,變失之交臂,

後來,五點多去(阿明六點開始營業),看見店員正在準備材料,就拍了幾張照片,

但是由於我們太早去,又只好跟阿明的鴨腳翅說 bye bye ~



↑ 在鋁杯中放入中藥(鋁似乎對腦部功能不好)



↑ 處理好的鴨翅與鴨腳



↑ 入鋁杯的鴨腳翅



↑ 鴨腳翅 @ 黃氏豬心(崇明路上,三皇三家隔壁)


時隔半年之後,我終於在台南市立文化中心對面的黃氏豬心吃到鴨腳翅,

這家店跟阿明豬心是親戚,鴨腳翅熬燉到極為軟爛,用筷子一夾就立刻分開,

從上面這張俯瞰圖,你應該可以明顯看出油脂、湯汁跟底部深色的「菁華」,

這碗湯不大適合尿酸過高的顧客單獨喝完,因為裡面的普林值應該很可怕!

(老實說,也可以不要喝,因為我喝完阿文豬心鴨腳翅的湯之後,全身不對勁

還吞了降尿酸的藥,一直到晚上兩點多才入睡 XD)



↑ 阿文豬心(台南市大智街 92-1 號)


位於大智街的阿文豬心,跟保安路的阿明豬心是兄弟關係,

(朋友一眼就察覺老闆跟阿明長的好像)

既然系出同門,想必滋味應該不相上下,(瞎猜的)

這家店下午兩點就開門,五點開始供應鴨腳翅,

因為跟阿明一樣都沒有價目表,所以建議你點餐前,先問問價格,

免得吃到最後,錢不夠,那可就囧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