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gerAds

2011年5月19日 星期四

克羅莫《小鎮》 反璞歸真 重現經典魅力




本文摘錄自《表演藝術雜誌》 2009 年 10 月號 / 程鈺婷 撰文,若有版權問題,來信立刪

懷爾德的經典劇作《小鎮》是 1938 年普立茲戲劇獎劇本,感於寫實劇場的是學刺激反而讓觀

眾隔在舞台之外,他以簡單素樸的手法,透過講述二十世紀初新英格蘭小鎮的故事,讓人體

悟「珍惜生命中每一刻」。懷爾德用文字和極簡的舞台設計在七十年前帶給觀眾新的官能感

動;七十年之後,克羅莫藉由空間、服裝和聲腔的調度,模糊觀眾與角色的距離,打通了現

代觀眾與這部經典舊作的連結,讓懷爾德的主張再次被聽見!


克羅莫《小鎮》 反璞歸真重現經典魅力 紐約的大小劇場近年因為許多來自芝加哥的製作而

開始有了不一樣的面貌。在百老匯,剛於六月份結束了六百四十八場演出,2008 年寫實劇場

的最大贏家 August:Osage County,勇奪了去年東尼獎最佳戲劇和普立茲獎,而其製作團隊

從編劇到導演和演員都是從芝加哥浩浩蕩蕩而來;在外百老匯,另一位來自芝加哥的小劇場

導演大衛.克羅莫(David Cromer)也以實驗性的手法不斷翻做美國經典劇本,為紐約注入

有別於商業劇場的感動。就連最尖酸刻薄的《紐約時報》劇評家們在讚賞這些製作的同時,

也開始思考這批芝加哥勢力所為何來。



↑ 導演:大衛.克羅莫(David Cromer)

懷爾德《小鎮》 回歸劇場說故事的初衷克羅莫的最新作品《小鎮》Our Town,是重做劇作家

索爾頓.懷爾德(Thornton Wilder)於1938 年獲得普立茲戲劇獎的劇本。這劇本在創作之初

便是發自於劇作家本身對於美國當代劇場的反動:「我們的主張、我們的希望、和我們的絕

望都是來自心中,而不是依附在任何東西上,或是存在於佈景裡。」懷爾德感慨寫實劇場對

於視覺的刺激如同上癮一般索求無度,反而將觀眾隔在舞台之外,無動於衷。於是他開始構

思一個能將觀眾的感官帶回聽故事時最純粹的狀態,並且在走出戲院之後,開始懂得珍惜生

命中每一刻」的作品。而他的方法就是用最簡單的方式講一個最普通的小鎮故事——將時空

回溯至 1901 到 1913 年純樸的新英格蘭,在一個名叫 Grover’s Corners 的虛構小鎮上,兩個

平凡家庭生活點滴。劇本分為三幕,逐一講述在這十三年間發生在這兩家的日常生活、愛情

故事、與死亡。


而讓這個劇本成為經典的便是懷爾德對舞台的要求:沒有大幕、沒有景片,就是一個空的舞

台和兩張桌子、六把椅子、以及在角落的一張矮板凳。沒有場燈明暗的提示,戲一開始,他

所設計的說書人角色「舞台監督」就直接站上近乎空曠的舞台,開始煞有其事地對觀眾介紹

在這之上的小鎮地理位置、生活作息和風土人情。接著,我們便看到兩家的媽媽衝進舞台上

自家的廚房裡,開始每天早晨的例行工作:張羅早餐、催促孩子們起床吃飯上學、並試圖在

空檔間和丈夫對話。我們的眼睛看著舞台上的每一個角色在他們的世界裡忙碌,卻沒有任何

的道具——送報僮逐家憑空丟報;牛奶僮牽著老馬挨家挨戶送奶,我們卻只聞馬蹄聲;媽媽

們在廚房裡忙得團團轉,卻不見鍋碗瓢盆。


Grover’s Corners 的生活便在演員和觀眾的想像中堆砌,而不時傳來的遠方火車聲、教堂鐘

聲、每日經過門前的馬蹄聲,甚至是媽媽們在無意間佇足欣賞的窗外月色和夜間後院的花香

都成為這齣戲詩意的元素。如此簡單的舞台設計,反而拉近了觀眾與故事的距離。



一幕接著一幕,我們跟著這兩個家庭一起度過每個平凡的日子,看著吉布家(The Gibbs)的

男孩 George 愛上了偉柏家(The Webbs)的女孩Emily,兩人在第二幕緊張卻堅定地步入禮

堂。最後一幕,在舞台監督的預示下,我們來到了小鎮近郊的山丘墓園。場上一張張椅子上

坐著在這些年裡已經逝去的村民們,臉上漠然的表情呼應著墳上的石碑,面向永恆的遠方。

剛因難產而加入這個死寂隊伍的 Emily,無法切斷對人世的眷戀,哀求舞台監督讓她最後一次

重溫在世的一天。在眾人的警告下,她避開了生命中幾個最重要的日子,選擇了看似輕鬆平

凡的十二歲生日。而當舞台一角又重新上演偉柏家的早晨,看著爸媽熟悉卻年輕的臉龐、不

經意的習慣動作和切聲呼喚,Emily才痛苦地了解到她曾漫不經心地錯失了多少珍貴的時刻。

而懷爾德就藉由這個簡單的舞台和簡單的故事,將他企圖尋求的感動,成功地帶回了劇場。




↑ 攝影 Carol Rosegg    圖片提供 Barrow Street Theater


打破大舞台規模,克羅莫讓《小鎮》回到小劇場

《小鎮》自從 1938 年在紐約首演之後,每到美國史上幾個紛亂的時刻都曾重新被搬上百老匯

的舞台、1944 年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69 年越戰反動時期、1988 年美俄冷戰尾聲、以及

2001 年 911恐怖攻擊事件後,2003 年,由已故的保羅.紐曼擔綱演出「舞台監督」一角,

並將整個製作拍成電視電影。在三○年代兼具哲學思考與實驗性的作品,經過時代的變遷,這

個純樸小鎮的故事反而成為美國劇場尋求人道主義的慰藉。但這種帶有使命感的製作動機,

往往在一味追求重現美國早期善良民風的過程中,而將過於厚重的社會沈思覆在本該清新脫

俗的寓言故事上。於是,《小鎮》變得愈來愈嚴肅,舞台監督的語調愈來愈沉重憂鬱,製作

的規模和預算也愈加龐大。2001 年百老匯的 Roundabout Theater 放棄了重做《小鎮》的計

畫,原因卻是讓紐約劇評們匪夷所思的「編製過大、預算不足。」懷爾德當初所設計的兩桌

六椅的舞台,何以百老匯無法負擔,令人無法想像。


然而今年二月底,來自芝加哥的導演大衛.克羅莫將《小鎮》從百老匯的大舞台帶進了格林

威治村容不下兩百人的小劇場裡,卻讓懷爾德的劇本有了新的伸展空間。在 Barrow Street 場

場滿座的小劇場裡,導演很有條理地將觀眾座位與小鎮的街道規劃在一起,留下兩張桌子和

六把椅子在場中央。在場燈完全不暗的狀況下,克羅莫從容不迫地拿著手機走進來,向全場

示意關機,翻開他隨身的筆記本,便開始擔任「舞台監督」的角色,向觀眾介紹這可愛的小

鎮 Grover’s Corners。偉柏家和吉布家的媽媽們一樣在太陽一升上來的時刻衝進廚房,但她們

身上穿的卻不是二十世紀初新英格蘭的厚重連身長裙,只是簡單的線衫、牛仔褲,加上一條

圍裙。所有的演員只穿著示意角色的現代服裝,而且不帶任何新英格蘭口音。克羅莫也拿掉

了所有的音效,甚至故意在他說完「我們不時還可以聽見遠方火車經過的聲音…」讓淘氣的

靜默充滿整個劇場。沒有達達的馬蹄聲,也沒有其他觀眾所期待的音效,克羅莫只保留最真

實卻更具有詩意的聲音——媽媽們在午後邊閒聊邊剝著四季豆聲音、在教堂練唱的合唱團,

以及最後的送葬隊伍哀戚低迴的歌聲。


最後一幕重現早年風格,令觀眾珍惜感動

雖然演員們的表演因為過於專注而使得整齣戲的節奏莫名地迫切,美中不足地流失了懷爾德

筆下小鎮獨有的閒適步調。但是,克羅莫最後的神來一筆,將所有節奏過快的表演缺失無罪

開釋!當 Emily 要求回到她十二歲生日的那一天,而克羅莫應允將場上唯一的帷幕拉開時

——一個再寫實不過的新英格蘭廚房頓時呈現在我們眼前——Emily 的媽媽穿著整套二十世

紀初新英格蘭婦女的冬裝,在晨光中忙著張羅早餐,而她的爸爸也穿著厚重的軟呢西裝在二

月的寒風中走進家門。當偉柏媽媽以濃厚的新英格蘭口音督促著丈夫不要忘記把送給女兒的

禮物拿出來時,爐子上陣陣的培根香喚醒了台下所有觀眾的感官,回想起每個人一生中有多

少次這平凡一刻的幸福。先前過於莽撞的表演節奏,此刻成為導演暗喻人生在世不懂駐足欣

賞沿路風景的設計;而最後一刻寫實到令人心痛的早餐,更巧妙地將這三幕隨性的服裝、現

代的口音和沒有音效的設計呼應了本劇最後一段對話:


  Emily:「有任何人在活著的時候就領悟到生命的可貴嗎?每一分?每一秒?」

  舞台監督:「沒有,但只有那些聖人和詩人們吧,有時候他們會有些感覺。」

這個為時已晚的領悟,卻在這個「小鎮」上展開了新的風景——密密麻麻的觀眾席內,不時

有手高低起落地揚起拭去臉上的淚水,不分男女老少大家都成為這齣戲的一分子,一起共享

Emily的痛苦與感動。懷爾德用文字和極簡的舞台設計在七十年前帶給觀眾新的官能感動;七

十年之後,克羅莫藉由空間、服裝和聲腔的調度,模糊觀眾與角色的距離,打通了現代觀眾

與這部經典舊作的連結,讓懷爾德的主張再次被聽見!


《小鎮》Our Town

編劇:索爾頓.懷爾德(Thornton Wilder)

導演:大衛.克羅莫(David Cromer)

演出地點:Barrow Street Theater(27 Barrow Street, New York)

首演日期:2009 年 2 月 19 日


↓ 2003 電視版片段,改編自 2002 年百老匯版本,舞台經理由保羅紐曼飾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