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gerAds

2008年5月26日 星期一

《辛德勒名單》 Schindler’s List



 


條紋衣服上繡著六星圖案,表情黯然的猶太人魚列進入集中營裡,


不斷上升的黑煙無止盡地控訴著納粹的罪行,這些事情,奧斯卡辛德勒全都看在眼底……


 


以二次世界大戰為背景的電影不計其數,


從早期的《珍珠港事變》、《最長的一日》、《桂河大橋》到《搶救雷恩大兵》、《紅色警戒》,


歷史事件的重建固然可以靠著好萊塢舉世聞名的電影工業輕易完成,


不過史帝芬史匹伯在執導本片時,身上留著猶太人血液的他更必須審慎處理這個主題。


 


納粹的屠殺與辛德勒的拯救在影片中形成強調對比,


對於浩劫餘生的猶太人,本片不但掀起心裡早已瘉合的創傷,


黑白對比強烈的紀錄片拍攝方式更提醒大家偏見的可怕跟戰爭的殘酷,


我想對集中營裡的猶太人來說,這就是他們看到的世界,毫無希望、沒有色彩,


有的只是漫長的等待和痛苦的死亡。


 


本片以辛德勒為故事主軸外,編劇仍放進冷血的德軍將領阿蒙哥德做為對比,


辛德勒利用工廠救贖無辜的靈魂,希特勒強力提倡的種族優越感促使阿蒙結束更多人的性命,


同樣是德國人,當時卻有人不被荒謬的政治正確性影響而做出正確決定,其分際竟在一念之間。


二次大戰期間,日本人在中國東北所進行的人體細菌實驗、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


始終在美國猖狂無比的三 K 黨、最近死灰復燃的新納粹黨,也都是相同的例子。


當所謂的主流價值觀被少數有心人操控/製造,而人類不懂得自省,類似的悲劇將不斷上演。


 


在史匹伯的手裡,這個發生在五十多年前的真實故事現在看起來依舊沉重無比,


相較於德軍的縱情歡樂、夜夜笙歌,集中營裡戰俘集體裸露的場面、


毒氣室裡焦急等待無奈地突顯出猶太人面對恐懼、羞辱、失去自尊時的心理層面。


同時,導演也刻意利用穿梭街頭的紅衣小女孩對照淪陷區裡的死寂,不過當槍聲響起,


小女孩應聲倒下,她所象徵的自由、歡樂終於結束,漫長的絕望正式籠罩大地。


 


在處理這些主題時,飾演辛德勒、阿蒙的英國演員連恩尼遜、賴夫范恩,


以及辛德勒秘書的金獎影帝班金斯利,不但豐富了本片的可看性,


每個臨時演員的臉龐也在特寫鏡頭下,把焦急、失望、沮喪傳達給全世界的觀眾。


在猶太人主導的好萊塢,《辛德勒名單》所傳達的概念終於被影藝協會的成員們所肯定,


從 1994 年獲得包括最佳導演、最佳影片等七個獎項看來,史匹伯長久以來的老鼠冤也得到平反。


在約翰威廉斯的音樂裡,巴赫第二號英國組曲緩緩出現,希望我們能記取教訓,不再重蹈覆轍……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