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gerAds
2010年3月29日 星期一
廣東話劇院《與妻書》
1911 年,4 月 27 日,廣州起義事發之日,
前三天,林覺民在夜裡完成寫給父母跟妻子的書信,
其中最為人所知的就是寫給妻子的《與妻訣別書》,
信中道盡他對妻兒的深情、不捨以及對國家的企盼,
這封信後來被收入國中的國文教科書,齊豫演唱的《覺》也據此改編
為紀念辛亥革命將滿一百周年,廣東話劇院推出《與妻書》,
臺灣觀眾有幸在 2010 年 3 月,看到這齣作品。
《與妻書》的舞台中央是一本可以左右開合的大書,打開就是一景,
兩側的椅子則是歌隊的座位,沒有翼幕,舞台上方的燈架清晰可見,
這齣戲沒有複雜的布景,幾張椅子就可以變成車廂、公堂,
歌隊成員戴上面具後,立刻化身為歡樂的迎親隊伍,
繫上紅色布條,又搖身一變成為英勇的革命志士,
簡簡單單,讓觀眾可以專注台上的演出。
劇情一開始,首先播放齊豫演唱的《覺》,然後由敘述人帶出故事主軸,
林覺民出場後,歌隊開始詢問他為何在百年前做出慷慨赴義的決定,
畢竟當時他的妻子懷有身孕,產期在即,父母又年邁,如何捨得,
是情勢所逼、騎虎難下?抑或真的是吃了秤鉈鐵了心?難道沒有其他選擇?
於是在後來的劇情中,歌隊成員不斷辯証著這個問題,直到人頭落地。
接著觀眾就看見倆人新婚、赴日求學、遇見黃興、籌劃革命,
在回到家裡的那一夜,複雜的情緒溢於言表、難分難捨,
起義前的堅定、受審時的凜然,最後在眾人簇擁、漫天信箋下,
林覺民與妻子攜手相對,許下來世還要做夫妻的承諾!
我們所知道的林覺民,大概僅止於《與妻訣別書》中的款款深情,
但是在此之前、之後,林覺民到底在做些什麼?想些什麼?恐怕無從得知,
透過他寫給家裡的家信和黃興的日記,觀眾才對林覺民有更深入的認識,
幾段太形式的舞蹈,卻讓故事變得鬆散,對劇情的進展沒有太大的幫助。
這齣戲擔綱演出的幾乎都是國家一、二級或是優秀演員,
即便是歌隊成員,其素質之整齊,也令人刮目相看,
他們的口條即使樣板,但卻是許多台灣劇場演員所望塵莫及的,
不過當演員說出「自由、民主的新中國」時,我心想他們說的到底是哪一個中國?
劇中頗多這類台詞,讓坐在台下的我腦筋拼命打轉,尋找演員口中的新中國 XD
至於最關鍵的離別場景,意映的不捨跟林覺民的大義凜然形成強烈的對比,
飾演意映的楊春容不愧是國家一級演員,能把持住澎湃的情緒實屬不易!
雖然這場演出是免費贈票,1 F 觀眾席還是沒坐滿,稍嫌空蕩,
由於沒有中場休息,120 分鐘一氣呵成,難免有觀眾中途離席,
有的觀眾後來回到位置上,但是也有人就此一走了之,
老實說,這齣戲如果能控制在 100 分鐘上下,觀眾的反應可能會好一點!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