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gerAds

2011年12月2日 星期五

台南人劇團 25 周年有感



2012 年,台南人劇團將在台北市設立辦公室與排練場,

雖然這樣的舉挫是為了降低固定經費支出的權宜之計,

對於我這個從友愛街天主堂看到勝利路百達文教中心,

從華燈劇團到更名為台南人劇團的觀眾而言,是有點落寞的。



↑ 10 周年大戲《鳳凰花開了》



↑ 重回海安路《一年三季》

如果沒記錯,從友愛街天主堂二樓的小劇場開始,我就開始欣賞華燈劇團的演出,

至於在那裡到底看了多少齣華燈或其他劇團的作品,老實說,我早就不記得了,

之後《青春球夢》@ 成大鳳凰樹劇場、改編自劉克襄《風鳥皮諾查》的《風鳥之旅》,

府城故事《鳳凰花開了》@ 市立文化中心演藝廳、汪其楣《一年三季》@ 台南社教館,

從鳳凰樹下的常民生活到海安路裁縫店的興衰,

這時期的華燈劇團說的是原汁原味的台南故事,

《帶我去看魚》、《世俗人生》更是台語舞台劇/相聲劇的先驅,

這些已經成為經典的好戲,讓我感受到不同於歌仔戲的閩南語魅力!



↑ 《莉西翠妲》

2001 年,在孔廟演出,以台語發音的希臘悲劇《安蒂岡妮》著實震撼了我,

這齣戲以延平郡王祠為舞台,靜謐的氣氛更突顯索佛克里斯筆下的恩怨情仇;

在億載金城前上演的希臘喜劇《莉西翠妲》,前衛的服裝設計加上台語對白,

燈光閃爍的瞬間,會讓觀眾產生穿越時空的錯覺,來到烽火暫歇的希臘城邦。



↑ 《羅密歐與茱麗葉》

接下來,台南人在《莎士比亞不插電系列》,注入新鮮感與高度的創意,

從《羅密歐與茱麗葉》、《哈姆雷》、《馬克白》到《維洛那二紳士》,

男演員反串茱麗葉、多媒體使用、台語對白、被走道分割的觀眾席,

每一場演出都讓觀眾聚精會神,嘆為觀止,目不轉睛,謝幕掌聲不休。



↑《閹雞》韋以承、姚坤君

貝克特《終局》、《落腳聲》,美國劇作家 Charles Mee 的《Big Love》,

馬森《蛙鳴》、《櫃人》,張文環《閹雞》,田啟元《白水》,《美女與野獸》,

台南人劇團的演出從不拘泥於形式,舊瓶新裝,永遠充滿濃厚的實驗性質。



↑ 《愛在月球崩毀時》張綿綿、黃怡琳

同時,藝術總監呂柏伸利用在大學相關科系授課的機會,

引介當時仍在學的學生參與劇團演出,讓他們獲得實際的演出經驗,

青年劇場與研習營對南部戲劇人才和專業知識的培養更是助益良多;

此外,台南人也積極徵選新劇本或是搬演得獎劇本,尋找新銳製作團隊,

這種作法讓新血不斷注入,也使觀眾對台南人劇團的新戲引頸期盼,

上述代表作有《吻在月球崩毀時》、《愛情時光》、《遊戲邊緣》。



↑ 《K24》第一季第六集

蔡柏璋的影集式舞台劇《K24》、《木蘭少女》、《Q&A》、《Re-turn》,

這幾年更是在台北掀起看戲熱潮,票總是賣到一張不剩,向隅者眾。



↑ 2011 誠品春季舞台委託作品《Re-turn》

明年,正值台南人劇團創團 25 周年,

劇團預訂演出俄國劇作家 Chekov 的經典名作《海鷗》,

看來這齣戲將會在台北完成主要的彩排工作再正式演出,

無論如何,希望台南人劇團能繼續搬演更多的精采好戲,

我也會盡可能毫不吝惜地給予最實際的支持與熱烈掌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