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gerAds

2014年4月28日 星期一

影響‧新劇場《尋找彼得潘》











森田三菜子女士在席時斌不鏽鋼馬雕前演出印度奧迪西派舞蹈,

B.B.ART獨特的空間自此令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2014台南藝術節城市舞臺系列,

影響‧新劇場則把 B.B.ART三樓佈置成永無島,

帶著大朋友小朋友《尋找彼得潘》!


爬上三樓,我沿著指示坐在觀眾席左側,

躺著的男演員被上樓的女演員捉弄喚醒後,故事正式開始。

兩個人熱切地商量著如何重現《彼得潘》,

這本蘇格蘭小說家詹姆斯•馬修•貝瑞最家喻戶曉的兒童文學名著。

但是只有兩個人,要如何詮釋原著中的眾多角色?

曾經合作多次,默契甚佳的董淑貞、李佶霖只得使出渾身絕活,

利用身邊的小道具,成功地讓觀眾相信他們就是溫蒂、虎克船長和彼得潘;

同時透過模仿與扮演,永無島上的各種生物也歷歷在目;

透過燈罩和牆邊的吊繩,永無島上的印地安部落、海盜船上的驚險決戰重現!


除了小道具的使用外,影子戲在劇中也佔了很重要的一部分,

從觀眾席對面的白牆,或者是利用舞台中間拉下布幕的窗戶,

飛翔的彼得潘、永無島的森林、海盜船、放大的西洋棋盤,

在每個明滅的剎那,觀眾的心也同時被深深地牽引。



為了這齣戲,製作團隊特地譜寫《影子歌》和《勇氣歌》。

《影子歌》告訴觀眾彼得潘如何找回自己影子;

《勇氣歌》則是演員搶著飾演彼得潘和溫蒂的經過,

當演員相繼唱出「可以勇敢、可以溫柔」,你會發現性別角色不再那麼絕對,

「誰說女生不能演彼得潘」,更讓我想起1954年在音樂劇《彼得潘》首演版中

飾演彼得潘一角的傳奇女演員Mary Martin!


對年過四十、未婚的我來說,觀賞兒童劇有時是種煎熬,

不是怕劇團把故事寫的太成熟世故,就是幼稚到讓人坐不住。

幸好,影響‧新劇團《尋找彼得潘》抓到平衡點,

故事線拆解後重組,簡明扼要,讓我想找原著來看;

此起彼落的笑聲、伴著演員的信念和漫天的精靈粉,

伴著所有人往右邊數過來第二顆星星,直飛到天明!



影響‧新劇場《尋找彼得潘》
演出時間:2014.4.25 19:30
演出地點:B.B.ART 3F
演出長度:50分鐘

演出團隊:
藝術總監:呂毅新
編劇導演:呂毅新
演員:董淑貞、李佶霖
舞台設計:林仕倫
燈光設計:李維睦
音樂設計:呂毅倫
服裝設計:月亮30設計實驗室
偶戲執導:柯世宏
彩妝設計:梁采絃
視覺設計:李崑正

2014年4月19日 星期六

同黨劇團《馬克白》



 


















燈光亮起,影入眼簾的是烽火連天的戰地。

下墜的燈泡,明明滅滅,是真實,又如夢境。
 

舞台上,有沙包、木箱、桌椅和一面有柵欄拉門的牆。


這齣戲的演員都穿著軍裝,營造出濃厚的戰地氣氛。

除邱安枕飾演的馬克白外,

擔任三女巫的洪健藏、高華麗、梁允睿,則以操偶、面具幻化為劇中其他人物,

三人有時壓低聲線,有時一起發言,也有從口罩後發聲,

這種表演方式讓我有一種囈語的幻覺。

 

當演員們把木偶班柯的肢體扯開,扭斷,紅色布條象徵的鮮血流淌; 

馬克白在宴會上,打開餐盤上蓋望見支離屍身後的驚恐;

馬克白與三女巫守在收音機旁,接收預言的狂妄,

莎翁原作雖被支解,卻也去蕪存菁。


當樹林如大山前進,不足月即誕生的麥克德夫兵臨城下,

馬克白稱王的大夢煙消雲散,燈光幾度明滅,

最後一次看到馬克白,是在柵欄拉門後,被女巫包圍著。


觀賞時間:2014.4.19 19:30
演出地點:台南市立文化中心 國際會議廳 原生劇場
演出全長:80分鐘


原 著: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
編 導:王靖惇   
演 員:邱安忱、梁允睿、高華麗、洪健藏   
戲偶設計:Edwin Salas Acosta(墨西哥紙魔力劇團) 
服裝設計:林秉豪     音樂設計:蔣韜
舞台設計:林仕倫     燈光設計:盧建安
面具設計:邱安忱     助理導演:孫自怡
排練助理:周文皓     平面設計:王韶薇
攝影:劉人豪、林政億
行政企劃:蘇昱綸